精選未上市新聞

臺灣證券交易所及永豐金證券共同主辦「SinoPac and TWSE Taiwan Corporate Day 2023」線上引資活動,已於12日順利落幕。本次有國巨(2327)等六家上市公司透過六場線上群體會議,向國外機構投資人說明公司近況,吸引近200位機構投資人參與,大幅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在歐洲市場曝光度。

證交所與永豐金證延續去年引資合作,這次以ESG為主軸,鎖定歐洲地區投資人,推廣台灣資本市場及優質上市公司,共有國巨、順德、智原、創意、智伸科、富邦媒等六家上市公司參與。

在活動期間,9日由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以ESG專題演講方式,分享台灣資本市場ESG最新發展及興革措施,並接續由永豐投顧分享ESG資訊揭露現況、趨勢及熱點議題。

證交所表示,未來證交所將持續利用多元型態辦理引資活動,今年度已透過一對一實體拜訪、線上引資型式深化與新加坡、日本、歐洲等國際重要機構投資人的長期關係,接下來更將著眼於美國及其他地區,強化與機構投資人之交流,瞭解投資人全球布局考量,蒐集對我國資本市場建言,增進國際投資者對臺灣金融市場的信心與投資意願。   
        <摘錄經濟-◎必富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
根據資策會預估,雖然外部環境不穩以及買氣與拉貨力道疲軟,令半導體庫存持續調整中,不過仍看好下半年產業將較上半年回溫,加上長期來看,5G、AI、HPC、電動車等應用,都將持續推動市場對半導體元件的需求。投信法人建議不妨透過半導體收益ETF布局,掌握息利雙收投資機會。

投信法人表示,隨庫存去化壓力可望逐季緩解,科技發展趨勢未歇,光是AI市場至2026年預估規模將達9,000億美元,台灣半導體可望最為受惠。

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(00927)經理人謝明志表示,全球科技趨勢發展仰賴半導體產業,包括今年以來掀起熱潮的ChatGPT與AI相關題材,令高速運算的需求上升,而高階晶片的品質優劣更是商品和服務成敗的關鍵。

台灣半導體在IC設計、先進製程、封測等都居全球領先地位,勢必成為市場投資關注焦點,產業發展與股價成長性持續看好,是長期投資的重要板塊。

謝明志指出,台灣半導體不僅技術研發實力與獲利能力皆優異,當中更不乏願意大方配息與股東分享的優質公司,且觀察近十年台灣各產業股利發放情形,半導體產業有九年達正成長,甚至優於過往存股族熱愛的金融保險、鋼鐵等族群,顯示投資台灣優質半導體企業,能兼顧資本利得與存股收益兩大投資需求。

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追蹤臺灣半導體收益指數,成分股精選獲利能力、股利發放能力、產業代表性三者皆美的半導體企業。

富邦投信指出,由於PC市場庫存去化得宜,終端消費品牌廠如PC與手機皆看到衰退趨緩的跡象,隨下半年即將迎來傳統旺季,半導體產業還是受惠於終端應用需求及規格升級演進的趨勢。
  
        <摘錄經濟-◎必富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
美國近期區域性銀行問題憂慮未退,債務上限危機D-day更隨時間逼近,市場觀望氛圍浮現,美股陷入整理之際,台股也難以有所表現。不過,隨著臺灣碳權交易所即將設立,碳權商機備受市場矚目,近期陸續舉辦法說會的造紙類股,手握大片林地,如何將碳權商機化虛為實,或為各界關注焦點。

當前ESG、環境保護等議題聲勢持續高漲,具相關話題的企業易受市場青睞。臺灣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「臺灣永續期貨」追蹤臺灣永續指數,成分股由永續表現較佳的82檔上市公司組成,小型化契約設計更具交易門檻低及操作彈性高之特性,交易人想參與ESG永續發展題材,不妨透過「臺灣永續期貨」進行交易。

美國勞工統計局11日公布,4月生產者價格指數(PPI)年增2.3%,低於預期的2.4%和前值的2.7%,年增幅創2021年1月以來新低;剔除食品、能源後的核心PPI年增3.2%,低於預期的3.3%和前值的3.4%,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。

美聯準會自2007年以來首次將利率上調至5%以上,目前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指標,以尋找通膨壓力顯著減弱的跡象。而繼10日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幅跌破5%之後,PPI增長數據亦見放緩,兩項指標或提供美國通膨見頂的更多證據,也為聯準會暫停升息留下空間。   
        <摘錄經濟-◎必富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
台股昨(15)日續作區間震盪整理格局,盤中多空一路震盪拉鋸,加權指數終場小跌27點收15,475點,台指期小漲4點收15,510點。期貨商表示,近期美國大型投資機構將向美國證期會申報持股動向,即「13F報告」,若持股無太大變化,加上台股呈現觀望量縮態勢,短線將有機會走出明顯波段趨勢。

價差方面,台指期正價差擴至34.95點,電子期正價差擴至1.63點,金融期正價差縮至2.83點,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,三大法人淨多單增加2,197口至6,852口,其中外資多單加碼超過空單加碼,淨多單增加5,199口至11,884口;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多單增加8,044口至9,037口。

昨日外資現貨賣超、期貨淨多單增加,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,略以買買權和賣賣權作增量;近月選擇權籌碼為中性格局,賣權未平倉量(OI)小於買權OI差距為6,000餘口,買權賣權OI增量相去不遠,目前選擇權多空皆無明顯表態。

群益期貨表示,外資買期貨、賣現貨,自營商選擇呈現保守,月選擇權呈現保守,整體籌碼面呈現保守;技術面上,目前台股逐漸壓縮區間,短線在波動率持續探底下,依舊可以選擇權方式保守操作。

元富期貨認為,就技術面觀察,台指期昨日呈現開低走高格局,指數早盤開低後一度下跌近百點,所幸金融類股在午盤買盤逐漸敲進,帶動指數由黑翻紅,終場小漲4點以紅K棒作收;目前指數仍位於短、中期均線之下,在重新站回季線之前,短線建議先以中性區間看待為宜。

永豐期貨指出,選擇權OI部分,買權OI最大量集中在15,600點,賣權OI最大量集中在15,400點,全月OI put/call ratio值由0.96降至0.95,VIX指數上漲0.02至13.06,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空。
  
        <摘錄經濟-◎必富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
中信造船(2644)昨(15)日公告,該公司與國防部簽訂輕型巡防艦等兩項案合約、金額約90.5億元,契約期間為為今年5月12日到2026年10月31日,主要內容為國防部輕型巡防艦等兩項案,中信造船為決標廠商。

法人分析,海軍輕型巡防艦規劃包括原型艦12艘,中信造船取得兩艘,未來應還有十艘訂單機會,總造艦金額估算有450億元以上預算,將吸引各相關企業爭食,同時此一造艦商機進一步引領軍工概念股將成為台股亮點。

法人表示,中信造船目前擁有中信、新高、林盛、新船及高鼎遊艇五座工廠,另有花蓮廠負責船舶維修業務,船廠總面積19.1萬平方公尺,規模僅次於台船,主要以新建鋼、鋁質船舶為主,維修各型船舶為輔;已興建完成各式遠洋漁船、交通船、工作船、港務拖船及鋁製快艇,維修改裝海軍、海巡署及民營船舶等。

中信造船指出,迄今為止以國艦國造業務為主的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,排程至2027年,交船進度平均超前約八個月至一年,整體營運樂觀。
  
        <摘錄經濟-◎必富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